文|纪硕鸣
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对中国生育发布指导意见,要完善和落实支持生育的措施。措施为保生育,属国家大计,当然没错,但其中有一条还是令人担心,有些残酷。
人口问题一直围绕着中国发展挥之不去,新中国成立初期鼓励生育,奖励光荣妈妈,让中国人口不断暴涨;以后又强调计划生育,一个家庭限制只能生一胎,出生率下挫;如今,风向又变,政府放开生育限制,鼓励生二胎,甚至三胎四胎可能也不会被罚,因为,中国人口今年面临走向负增长。
这正是国家出动17个部门联合发布中国生育指导意见的背景,要打一场中国生育的人民战争。因为,仅靠一个部门或者少数部门发发力,似乎作用不大,必须全面动员,全民动员。
17个政府机构其中包括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发改委、中共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、财政部、民政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税务总局、全国总工会、全国妇联等。政府以这样大的阵势来发布这个指导意见是极为罕见的,这也让人感觉到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。
这份文件是指导性的,是政策性的,还不是法律或者规定,但我担心的就是会成为有约束力甚至强制性的规则。文件很长,没有仔细看,但有一条还是有震撼性的,因为,政策的规定让人觉得,生不生育已经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事了。
文件的第二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中的第三点强调,"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"。虽然,说的是减少,但到了基层,或许会变成不是医学上的需要,绝对不允许堕胎。这是指导意见还没有法律上的条文规定,但未来,中国随意堕胎可能就是非法的。那些怀上孩子不想要的,可能会被视为违法受到处罚。不管是因为意外的、养不起的,还是什么其他不被认为是医学原因的,怀上了不想要就是不行。这会变成和计划生育一样,遭遇强行干涉。虽然,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,但政策规定了,执行一定会很残酷。
把减少人工流产,以促成增加生育、提高人口数量的目标。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不科学、很悲哀的措施,对个人、家庭来说,要不要一个孩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,自主选择权被剥夺了。减少堕胎作为政府提高生育率,来应对中国人口大量下滑的其中一项措施,这与过去实施计划生育强行“一胎化”中,出现某些强制和野蛮的方式实施堕胎形成了比对。正是违反人口自然增长规律的强制“一胎化”,令中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,而威胁到经济持续发展。
鼓励生育成为国策了,这和限制生育一样,布下天罗地网,要打一场发动群众的人民战争。中国历来喜欢以运动式解决问题,似乎也认为能解决问题。强制计划生育,在一段时间后确实见效,中国人的出生率降下来了,但这让社会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难以想象,更严重的是,年轻人的生育欲望也随之没了。即使让人生,也没人想生,更何况,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,谁都不愿意放下自己的人生去为要更多孩子奋斗。
中国的人口数字显示,年的新生儿数量将降至有记录以来的低点,从去年的万婴儿降至万以下,比年减少11.5%。年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到了0.34‰,人口净增量只有48万人,不到年的四分之一。
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是1.16,在全球排在生育率最低的少数国家之列,大大低于经合组织国家规定的人口稳定增长所需要的2.1。人口问题确实不容乐观。
国家17部门对中国生育发布指导意见,当然希望用政策导向提升生育欲望,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指"低欲望才是生育的难题",很多人不同意,认为钱不够才是生育难题。其实,钱只是一个方面,有欲望才有动力,这不仅是一个逻辑问题,也是现实问题。
中国正滑向“低欲望社会”,没却望就不想成家、不想生!“中国超2亿人单身”、“我国家庭呈现单身化趋势”等一系列和中国单身人群有关的话题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。上海疫情期间,有年轻人被警告,不配合防疫政策甚至会影响下一代,年轻人回答,只有这一代,没有下一代了。这种脱口而出的回答,是有备而来的。
这样的回答也告诉警告者,欲望这种东西,靠强制是催生不了的,需要整体环境的影响。
版权声明: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,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,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,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。